第(2/3)页 要重点注意,尤其是第三四条的商事发展激励,别涸泽而渔,可持续发展是前提,另外,要严格保密。” “房爱卿,你们吏部有三件事情,第一,负责给户部提供官员数量等等的资料, 第二,开始摸排各州府县的官员、胥吏、役人的准确数量,然后根据各县人口多少、地域范围、事务多少等,将胥吏数量给定下来,不得私自增加; 第三,你们年初编写的那本《为证须知》效果很不错,在江南可是帮了大忙,但还不够, 你们把胥吏的工作内容和处理方式等等也要编写出来,第二、三两件事情,年前必须完成。” “臣等遵旨!” 毕自严和房壮丽两人齐声回应,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又嘱咐了几句后,四人慢慢退出东暖阁。 乾清宫外的宫道上,袁可立、孙承宗两人在前,毕自严和房壮丽落后半步。 “哎……” 听着毕自严的叹气声,身边的房壮丽疑惑道:“景会兄,好端端的叹什么气呀,可是头疼陛下的交待?” “那倒不是,陛下都说的那么清楚了,我若是再做不出来,这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没脸坐了!” 毕自严摇了摇头:“自本官回京以来,震惊的次数,比以前数十年的官场中遇见的都多, 本官为官多年,尤擅综理复杂的经济事务,可面对陛下的奇思妙想,只觉得以往那些都算是粗浅了。” “是呀,陛下实在是太睿智了,有时候本官都在想,陛下难道真的是生而知之之人吗, 有些决策或许不完美,但绝对都是恰到好处、恰当时,竟然没有一次失误。” 袁可立没有答话,但心中却是暗自吐槽,要说震惊,他从西安开始一路回转北京,和皇帝接触最多,接触的机密也最多,他比这几人任何人都感同身受。 无论是战略思维、还是顶层构想,或者是细微之处,皇帝那都是高瞻远瞩,立意深远。 有时候面对皇帝时,他感觉身前不是一位不足二十岁的青年,而是一位在尘世间历练了百年的智者。 “等外敌尽去,大明真的要开创盛世了,哎,老了,跟不上陛下的想法了,如此下去会耽误陛下的大事,得提前培养个接班的了!” “毕大人,我们四个中,房大人七十四了,我今年六十七了,孙阁老今年六十八了,你才六十吧,你都算老了,那我们岂不是要直接离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