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大明小公爷》


    第(1/3)页

    因此,多则3、5年,少则1、两年,朱元璋就会派1波大军去祸害草原,当时明军战力不俗,草原上的蒙古人只能跑,跑的时候,只能带着跑的快的成年马、牛、羊,那些刚出生的牛、羊、马,都会成为大明的战利品,人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这么说,朱元璋并不在乎战斗的成败,哪怕每次都是输,只要把草原嚯嚯1遍,他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

    清初时,满清政府为了抑制蒙古势力的膨胀,对蒙古部族采取了减丁政策,比如科尔沁部男丁上限8万,超过这个数字就杀掉,每隔几年,就执行1次减丁。

    这个政策和朱元璋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想让蒙古做大。

    洪武1朝,最后1次北征蒙元是在洪武2十9年,是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分两路出兵大宁府,击退了北元,北元太尉率部众数万并牛马牲畜十万头,投降明朝。

    今年是永乐4年,大明已经有十年没有征伐蒙古草原了,按照道理来说,这十年间蒙古草原已经恢复了生机。

    但结果恰恰相反,洪武3十年,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开始着力削藩。转过年来,建文元年7月,朱棣就起兵靖难对抗朝廷,大明陷入4年的内战。

    说-app&——>

    与此同时,建文元年,草原上的部族也陷入了内乱。

    首先是额勒伯克汗杀了卫拉特(卫特拉就是蒙古语中的瓦剌)浩海太尉,立浩海太尉的儿子巴图拉为丞相。

    当时瓦剌内部势力最强的首领乌格齐哈什哈,自然不想屈居巴图拉之下,于是反手杀了额勒伯克汗,立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为汗。

    阿里不哥是忽必烈的弟弟,虽然也是黄金家族后裔,但很多北元的官员和贵族根本不认可坤帖木儿,这就促使蒙元分裂为鞑靼和瓦剌,蒙古内部陷入内乱。

    浩海太尉的儿子马哈木(此人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在史书中缺乏记载,史学界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马哈木就是巴图拉)联合其他势力,利用3年时间,把乌格齐哈什哈给灭了,同时废了额勒伯克汗,这1年正好是建文4年。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大明君位更迭,蒙古君位更迭同时发生,大家各自忙于自己内政,根本没空相互打仗,双方的关系非常缓和。朱棣能成功登上皇位,也是抓住了蒙古内部分裂的契机,否则,1个完整的蒙古肯定会在背后捅大明,或者捅朱棣的刀子。

    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也是5征蒙古,有很多人说朱棣是为了立威,是为了掩盖得位不正的污点,这就把朱棣的格局看得有点低了。

    朱棣北征蒙古主要原因,跟朱元璋1模1样,就是不想让蒙元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