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渊阁,内阁班房。 这正德十六年的内阁,杨廷和为首辅,梁褚为次辅,蒋冕、毛纪是内阁阁员。 虽然看起来有四个人,但这都是为了体现和发扬杨先生的民主精神,弄进来凑数的,真正说话算数的只有杨先生。 “梁公,不大对劲啊,朝钟怎么在这个时辰响了?” 蒋冕说着,语气一顿。 “莫非是陛下快不…?” 蒋冕言语至此停了下来,眼神闪烁,似是在说着一件天大的事。 今日内阁值班的是梁褚和蒋冕。 “蒋公慎言。” 梁褚认真停了停钟鼓朝音,的确是传召百官的信号,皱起了眉头,神色中透着凝重。 ‘陛下果然快撑不住了,这一次突然宣百官入朝,必然是要交代后事,不知道会不会指定外藩继位,如果指定了外藩,那杨公究竟是遵旨还是不遵。’ 心中思索,想罢,梁褚深吸一口气,看向还坐着的蒋冕。 “你我收拾一下,准备入朝。” 几乎在同一时间。 皇城千步廊两侧,吏部衙门的班房之中,新任吏部尚书王琼沉默的坐在班椅上,听着耳畔响起的悠扬钟音,眉头始终都是紧皱着。 他岂能不知道月前陛下以中旨形式将自己擢升为吏部尚书之苦心。 只可惜,他有心无力。 吏部虽是天官,但他任期时限太短,根本无法积蓄与内阁对抗的政治资本。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王琼长叹一口气。 他心中很清楚,一旦正德帝驾崩,自己的噩运也就即将到来,那位杨首辅绝对不会放过自己,重则将自己斩首抄家,轻则也是充军流放。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终究是躲不过。” ‘若是有阳明那般豁达,也不会这般忧虑了。’ 苦笑一番。 随后王琼站起身来,毅然走出了他的班房。 集中于千步廊两侧的六部九卿,在钟音敲响的那一刻,于惊讶之余,心中都是升起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皇帝铁定是快不行了,这是要召集群臣开个告别大会。 怀着极为‘沉重’的心情,这些朝臣走出了各自的班房,或是独行,或是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的议论着,朝着午门走去。 直到午门之前,这帮人都是不约而同,整齐划一的换上了悲恸表情,如同是吊丧鬼附身。 有甚者,更是直接在午门外放声痛哭了起来。 论演技,演员这个行业得徘第二,当官的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都别嚎了。” 梁褚身为内阁次辅,被这般嚎的生烦,忍不住喝了一声。 “杨公。” “杨公来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着声音响起。 梁褚和蒋冕,以及今日本来休沐的毛纪都是闻声望去,也包括人群中,眼神冰冷的王琼。 只见午门七八丈外,两人一前一后,在一堆官员的簇拥下走来。 前面的这位虽显老态,但脚步却是沉稳如飞,一眼望去,整个人身上都透着一股尊高之意,这是常年居于巅峰之人才能够养成的独特气质。 这老头,便是当朝内阁首辅、谨身殿大学士杨廷和,杨先生。 在他后侧紧跟着的,是一位意气风华、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这是杨廷和的长子,本已告病辞官,素有神童之名的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便是出自杨慎手笔。 当然,这货文采虽然冠绝当世,流传千古,于后世留下了诸多佳作。 但是这眼光属实是不大对劲,在老爹杨廷和退休之后,这货竟然带着人去跟嘉靖神仙硬刚,他真把嘉靖当成正德了? 朱厚熜可不是朱厚照,二话不说,直接把这货给发配充了军。 嘉靖:你爹都玩不赢本帝君,你跳个锤子。 充军之后,嘉靖还时不时问一问杨慎的近况。 得亏这会的锦衣卫不是永乐年的纪纲,得亏靠着老爹的人脉关系,庙堂之上在嘉靖神仙面前说杨慎过的老惨,下面的官吏又给杨慎打掩护。 不然这杨慎,真怕是早死的连渣都不剩了。 “父亲,陛下看来是真不行了。” “若是陛下在朝会上临时对您发难,那该如何?” “您这段时间锋芒太露了。” 杨慎略显有些担忧,毕竟这段时间自个老爹的做法,百官朝臣都看在眼里,实在是做的有些太过了,人皇帝想换个医生都不给,简直就是欲盖弥彰。 其实杨慎之前劝过自己老爹,既然皇帝要换医生,那索性给他换就是了。 反正找医生这活是内阁来干,找个信的过的庸医包装一下成神医,送进宫就完事,皇帝知道个屁,说不定在这庸医的一通乱搞之下还会嗝屁的更快。 但杨廷和依旧是拒绝了,这显然是连装都不想装了,简直是太嚣张了,就差骑在皇帝头上出恭了。 “无妨。” 杨廷和很是自信的笑着。 “皇帝是为父的学生,他的秉性,为父清楚,出不了什么岔子。” 这一句话,直接透露了正德与群臣落败的关键。 正因为杨廷和太了解朱厚照的性情了,而朱厚照对他的这位老师,却是从未真正认识过。 权斗如战场,敌暗我明,当厮杀打响的那一刻就输了。 杨廷和一出现,这帮堆在午门前哭丧的朝臣纷纷是迎了上来,将杨廷和簇拥在最前方,一个个都是极尽的拍马屁。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皇帝一旦驾崩,以皇帝无子这个状态,必定要选近亲外藩为帝,而选外藩的重任必然在杨廷和身上,新帝登基后又必定要加封诸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