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张玉并没有因此就得意,他很低调,不少人上门拜访,都被他谢绝了。 越是风光的时候,就越要小心低调。 史书上早就写的明明白白的。 这大半年来,杨轩过的很是悠闲。 朝廷上的事,也不怎么过问,平时就是带着安庆和秀禾到处走走逛逛,或者去鸡鸣寺找老和尚姚广孝聊天。 毕竟,朱棣的手段也不差,朝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若是想搞事的时候遇到阻力,他就挑拨太子党和汉王党斗起来。 自己始终处于裁判的位置。 就如此,时间来到了永乐四年。 下西洋的一切事宜都已准备好。 朱棣最后在御书房召见郑和,一脸严肃的看着对方。 “三宝啊,此番出海,一定要为我大明探明航路,朕对此可是期望颇深。” 支持郑和下西洋,朱棣可是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朝廷上下很多人都在反对,说这是违背祖训。 毕竟老朱可是下了片板不得下海的禁海令的。 就这,让朱棣很是头疼。 不过他心中清楚。 不少官员和沿海那些走私的商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朝廷开海,势必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和祖训的关系不大。 对于反对自己的官员,朱棣都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准备以后让锦衣卫偷偷的查。 但,此次出海,若是不能给大明带来足够的利益,那么反对的人就会更多。 以后再想出海,遭受到的阻力,将会更大。 郑和明白朱棣承担的压力,所以他坚定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况且,出海也是他自己的梦想。 朱棣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郑和的肩膀,以示鼓励。 “杨轩,你不是有什么要交代的么,一起说吧!”朱棣看向一旁坐了很久的杨轩,道。 闻言,杨轩看向郑和,随后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交到郑和的手中。 “此次出海,若是遇见这本图册上的东西,一定要带回来。” “尤其是玉米,红薯,土豆这三样东西。” “可以解决我大明的粮食问题。” 杨轩语气郑重的给郑和介绍。 后者听着杨轩的话,默默将这三样东西的样子记在心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