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不给对方反驳的机会,继续道:“第二部分,列举了十大德行。即孝、友、和、信、恭俭、博爱、学习、成德、公益世务、重宪遵法。” 菊池大麓和夏目漱石一齐点头, “这没什么好解释的。” 陆时说:“最有意思的是第三部分了。” 他在纸上写道: —— 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 —— 仍是原文, 一字不差。 菊池大麓眯起眼,没有说话。 陆时看他不敢吱声,心里“哼”了一声,说道:“这里说的,德育的结果仍归于造就‘义勇奉公’的‘忠良臣民’,以‘扶翼’天皇,我说的没错吧?” 菊池大麓撇开了视线。 陆时挑眉道:“事实上,这话暗含让人做盲目听从的工具之意。单凭这点,它就不配被称为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 这话能直击到痛处。 菊池大麓反驳:“陆爵士,说话要有根据。” 陆时摇头, “根据?菊池先生,你告诉我,这篇《教育敕语》一共才多长,有什么难翻译的?还不是因为里面隐含的那些思想,一般人已经无法做到妥善的润色了吗?” 他晃晃手里的纸, “你真以为,英国人不知道这玩意儿的风险有多大吗?” 《教育敕语》是明治天皇1890年10月颁发的关于国民精神和各级学校教育的诏书。 当时的背景是,教育理念分成两派: 一方,以伊藤博文为首,认为教育应当文明开化; 另一方,以元田永孚为首,鼓吹封建道德,灌输皇室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用以维护天皇制国体。 双方互相撕咬、搏斗, 最后的结果,元田永孚为首的复古派取得胜利, 他还将之称为是“儒学复古”的胜利。 菊池大麓凝视陆时, “陆爵士,《教育敕语》好歹有句话‘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这可比贵国要先进得多。” 这正是陆时要说的第四部分, 由《教育敕语》规定,上至天皇自己、下至黎民百姓,均要一体遵守, 这与大多数国家绝对专制君主制下皇帝自外于命令的情况有别。 简单来说, 日本天皇制定规则,自己也要遵守; 别国皇帝的规则,对自己无约束,只对臣民有效。 “啧……” 陆时咋舌道:“菊池先生,说出那种话,你自己信吗?你可别忘了,贵国还有一篇《军人敕谕》,上面也有类似的文字。贵国的天皇说到做到了吗?” 菊池大麓:“……”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陆时作为穿越者,十分清楚《教育敕语》是一株怎样的毒草, 到了昭和年间,它被绝对化、神圣化,并且强制学生背诵,学校还要兴建特别的奉安殿进行安置, 而且,在日本通过《国家总动员法》后,地位更是上了一层楼。 陆时说道:“亏你没想着翻译、润色《军人敕谕》。” “呼~” 菊池大麓呼出一口浊气, “连《教育敕语》都骗不了英国人,更不用说《军人敕谕》了。” 感情这老哥自己也能意识到问题所在。 终究受过现代教育,还是懂最基本的孰是孰非的。 陆时撇撇嘴, “你看过《我是猫》吧?” 夏目漱石“啊?”了一声,嘀咕:“干嘛说到我?” 菊池大麓说:“那是一本很不错的闲杂读物。没有连贯的情节,只由一段一段自由散漫的闲聊组成,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阅读。” 陆时问:“除了吾辈,的主角有什么特点?” 菊池大麓陷入沉思, 良久,他回答:“是五个知识分子。” 夏目漱石用“就知道会这样”的目光扫了眼陆时,说道: “我自己就是作家,深知自己的软弱。虽然有着发达的头脑和满腹的经纶,心里积聚了苦恼,却只能发发牢骚而已。无权无势,过着清贫的生活,自以为这是与世无争,保持清高个性的方式,却不知道,这实际上是受到了排挤,逐渐被边缘化的结果。” “啊这……” 菊池大麓尴尬, “夏目君,你真在说你自己吗?” 夏目漱石摇摇头, “没啊,我说的是中的主要人物,苦沙弥。” 菊池大麓:“……” 不知道为何,有一种被对方耍了的感觉。 其实,他觉得那些描述说的是自己。 他是伊藤博文文明开化派的一员,可随着《教育敕语》的颁布,又无力抗争,最后只能想那种可笑的“翻译”的方法自欺欺人。 玩一些文字游戏有用吗? 人家lu的作品,《日本文明的天性》,已经把那些阴暗着的、隐藏着的,说得很清楚了。 根本藏不住! 陆时笑笑, “不知道我的翻译能不能让你们满意。” 用的是陈述语气。 菊池大麓有种被人完全看透,扒光了游街的感觉。 他苦笑了一声, “我满意又有什么用呢?” 陆时早知道会这样。 他说道:“信、达、雅,信排在第一,就是说,准确才是翻译的第一要务。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当然,越是准确,越有可能不符合客户需求就是了。” 菊池大麓又被干沉默了, “……” 无言以对。 过了好一阵,他说:“陆爵士,我很好奇,你是怎么看待《教育敕语》的呢?” 陆时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说道:“我没记错的话,《教育敕语》的前身是《教学大旨》,对吧?” “这个……” 菊池大麓也有些说不准。 天皇侍讲元田永孚起草的《教学大旨》是在1879年完成的, 而那个时候,菊池大麓才从英国回日本第二年, 当时的他,还处于适应官场的阶段。 他说道:“那篇文章,在教育界颇有影响,具有全民性质,是非常重要的文献。” 这属于车轱辘话来回说。 陆时也不追究, 他眯起眼回忆着,缓缓背诵原文的一些片段, “教育之要,在于明仁义忠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