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徒以洋风是竞,恐将招至不明君臣父子之大义亦不可测。” “是故自今以往,应基于祖宗训典,专一于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以孔子为主,使人人崇尚诚实品行。” …… 菊池大麓有一丝迷茫。 旁边的夏目漱石却十分震惊, 他是文科生,对《教学大旨》印象颇深, 可是,即便如此,他仍不能像陆时那样做到信手拈来、说背就背。 陆时继续说道:“可见,在日本,很多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伊藤博文一派所对抗的力量,一点儿也不比任公所对抗的力量要弱。” 菊池大麓不知道任公是谁。 夏目漱石却很清楚, “陆,梁先生似乎也在日本。” 陆时点头, “是的。我会去拜访。” 看两人把话题扯远,菊池大麓赶紧道:“陆爵士,其实,日本宣扬传统儒教又没什么不好。毕竟中国已经……咳咳咳……” 他大概是察觉到自己说的话容易激怒对方,赶紧用咳嗽掩饰。 陆时不由得“哼”了一声, “所谓的宣扬儒教,难道是要在小学校内悬挂古今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的画像?” “这……” 菊池大麓尴尬。 接受现代教育的理科生,确实有些看不惯那些。 所以,他也觉得自己是个矛盾的人。 陆时继续道:“话说回来,你跟我聊儒学,那我倒要问问,孟子所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学去了吗?” 菊池大麓被一直追击,多少有些恼火, “中国就做得好?” 可以说,“民贵君轻”的理念在所有封建国家都没得到实行。 但陆时很清楚,菊池大麓说的不是反对封建的意思。 日本人顶着天皇反封建? 想想就搞笑。 菊池大麓所指的,其实是一个思潮: 日本人认为,他们才是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者,而中国的文明已经在崖山后消失了。 这个思潮一直暗流涌动, 直到一名叫内藤虎次郎(即内藤湖南)的学者出现,实现了理论上的“大一统”。 他在中国历史的宏观方面有两大见解: 一、空间上的“文化中心移动说”; 二、时间上的“唐宋变革说”。 内藤湖南在文章中说,“中日文化同一体”, 此观点没什么新颖之处,因为基本是共识。 无论古今,日本学术界都认同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文化, 历史上,明朝灭亡后,甚至还出现过朝鲜和日本互相争执谁才是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者的事。 而“文化中心移动说”的观点就比较“新颖”了, 内藤湖南认为,文化中心是可以移动的, 华夏文明最早发源于冀、豫二州,以洛阳为中心,西汉至唐,中心移到长安,宋以后则形成政治中心在北,文化中心在南的分离现象。 由此,他推出了一个十分离谱的结论: 华夏文化的中心将来会移到日本。 这脑回路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更离谱的是,内藤湖南在此基础上受到感召,推导出了日本的天职: 由日本来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 这是近代日本的国家使命! 再之后,这些理论进一步发酵酝酿,成了后来臭名昭著的“共荣圈”理念,为侵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理由和借口。 陆时看向菊池大麓, “菊池先生,那些理念,你觉得可信?” 一句话问得菊池大麓有些懵, 良久,他说道:“大家都是这么说的。我也……我也……” 陆时撇撇嘴, “你也个屁!?数学、物理学,你是牛人。但那些诡辩,你还是离远点儿比较好,省得变成蠢蛋。” 此言一出, “噗!” 夏目漱石笑喷了。 菊池大麓脸黑, “陆爵士,你这种说话方式……哼……我觉得,你确实没学好儒学。” 陆时说:“你跟我扯啥呢?刚才也不知道谁先开始,‘你知道我是谁吗?’,那种拙劣的表演。” “唔……” 菊池大麓气得吐血。 这时,一旁的夏目漱石低声道:“菊池总长,陆说话确实不客气。毕竟,他在爱德华国王面前也是这个风格。” 菊池大麓:??? 竟然在大英的国王面前也是这个风格? 他不理解,但是大受震撼。 陆时摆了摆手, 实在是懒得再和对方说什么了。 他对夏目漱石点点头, “我们走吧?” 说完,便站了起来。 菊池大麓看两人马上要离开,犹豫片刻,忽然道:“陆爵士,此去日本,你有考虑到大学进行交流吗?我相信,很多学生会愿意跟你讨论刚才的问题。” 陆时回过头, “这是邀请吗?” 菊池大麓郑重地点头, “是!这是邀请。” 陆时笑笑, “希望你们的人别再搞出让我翻译《教育敕语》,却不用最后的成稿的事。” 言外之意是在暗讽对方输不起。 菊池大麓的脸色有些暗红, 不过,他考虑到东京大学那么多师生,对陆时群起而攻,应当没问题,遂说道:“我们向来实事求是、虚心求教的。” 陆时点点头, “那我就勉为其难地同意了。” 答应对方的同时,他在心里想, 有必要想办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以日本人的那种性格…… 不是谁都像菊池大麓这么文明的。 (本章完)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页